6月20日上午,葡萄牙波爾圖理工大學孟立建教授應邀到我校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作學術交流,并作題為“氧化鈦納米棒的制備以及在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余鵬教授、部分青年教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會,會議由牛連斌教授主持。

孟立建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工藝技術相對簡單,在大面積工業化生產中具有較大的優勢,同時所有原材料和生產工藝都是無毒、無污染,部分材料可以得到充分的回收,對保護人類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該電池通常以低成本的納米二氧化鈦和光敏染料為主要原料,但納米二氧化鈦的制備和改進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孟立建教授團隊利用磁控濺射方法制備氧化鈦納米棒陣列,并對納米棒長度、粗線、阻擋層厚度等進行調控,得到最佳的氧化鈦納米棒陣列,并將此作為光陽極,成功組裝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通過調節納米棒各項參數,深入探討了其對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的影響。
據悉,孟立建教授主要致力于金屬氧化物薄膜方面的研究,并取得豐碩成果。目前,他在葡萄牙波爾圖理工大學任職,并被聘為終身教授,同時也在在葡萄牙米尼奧大學物理研究中心任研究員職位。